• 关节炎怎么检查确诊

    2025-08-08 浏览:4746
    王英民
    王英民 主任医师
    北京医院 

关节炎的检查确诊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检查手段来进行判断。主要可从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着手。

1. 体格检查:

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,包括观察关节的外观,查看是否有关节肿胀、畸形、红斑、肌肉萎缩等情况。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,关节可能出现梭形肿胀;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,关节局部常发红。接着,医生会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,评估关节的灵活性,看是否存在活动受限。同时,还会对关节进行触诊,感受关节的温度、有无压痛以及有无摩擦感等异常情况。比如骨性关节炎患者,在关节活动时可能会有摩擦音或摩擦感。

2. 实验室检查:

血常规:通过检测白细胞、红细胞、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,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血液系统异常。例如,在感染性关节炎中,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。

血沉和 C 反应蛋白:这两项指标是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。在关节炎处于活动期时,血沉和 C 反应蛋白往往会升高,可帮助医生了解炎症的程度和病情的活动情况。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,这两个指标通常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。

自身抗体检测: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关节炎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,检测相关的自身抗体非常重要。例如类风湿因子、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,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;抗核抗体、抗双链 DNA 抗体等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有关键作用。

尿酸:对于怀疑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,检测尿酸水平至关重要。当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,且关节出现典型的痛风发作症状时,高度提示痛风性关节炎。不过,部分患者在痛风发作期尿酸也可能正常,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判断。

3. 影像学检查:

X 光:能清晰显示关节的骨质结构,对于观察关节间隙变窄、骨质增生、骨质疏松、关节脱位等情况有很大帮助。常用于骨性关节炎、创伤性关节炎等的初步诊断。例如骨性关节炎患者,X 光片上常可见关节边缘有唇样骨质增生。

CT:相比 X 光,CT 能更详细地显示关节的细微结构,对于诊断复杂关节部位的骨折、早期骨破坏等更为敏感。比如在诊断脊柱关节炎时,CT 可以更好地观察脊柱关节的病变情况。

MRI: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,能清晰显示关节周围的肌肉、肌腱、韧带、半月板等结构的损伤和病变。在诊断半月板损伤、韧带撕裂以及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病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例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,MRI 可以准确判断损伤的部位和程度。

关节超声:可以实时观察关节周围的软组织、滑膜、关节腔积液等情况,对于早期发现关节的炎症和病变有一定价值。同时,超声检查操作简便、价格相对低廉,可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。例如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,超声能发现滑膜增厚、关节腔积液等表现。

关节炎的确诊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检查结果,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、病史、体格检查以及各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判断,最终明确关节炎的类型和病情程度,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。若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尽早诊断和治疗。

温馨提示:线上内容仅为参考,如有医疗需求,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
本内容由医学专业审核团队,三审三校
如有意见建议或内容有误,请立即反馈